航运巨头看外贸:后危机时代区域贸易显优势
新华社上海3月26日电(记者 何欣荣 周琳)外贸冷暖,航运先知。2009年国际贸易的大幅萎缩,导致全球海运业务出现了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。在25日—26日举行的“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”上,诸多航运界人士一致表示,虽然当前航运市场持续反弹,但由于国际贸易的再平衡是一个长期过程,短期看区域贸易优势凸显。
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论坛上表示,当前我国航运市场企稳回升态势明显。根据统计,今年1—2月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.96亿吨,同比增长29%。集装箱吞吐量达2096万标箱,同比增长28.4%。
“航运市场的恐慌已经过去,行业正在感受贸易的回暖”,香港航运巨头东方海外集团主席董建成也告诉记者,目前发往美国的货量同比已有两位数的增长。但他同时表示,尚不清楚目前的回暖到底是需求好转所致,还是补库存因素主导,“起码要等到二季度,才能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”。
央企中国海运集团总裁李绍德认为,虽然全球化的进程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,但全球化的方式和节奏可能出现变化。由于国际贸易失衡的格局难以长期持续,加上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,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量下降。另外,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愈演愈烈之势,使得国际贸易的增速将相对放缓。他判断,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,航运市场难以回到2003年—2007年的景气水平。 在这种形势下,李绍德认为应该关注区域贸易的优势。他指出,随着欧盟、北美和中国—东盟等三大自由贸易区的相继建成,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增强。区内各国的经贸联系将更加密切,跨国公司可能会更加注重区域供应链的建设,这将改变全球经贸格局,进而对货流产生重大影响。
以我国为例,今年1—2月我国对欧美日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已降至46.7%,而对新兴市场、尤其是亚洲区国家的贸易仍保持高速增长,其中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幅高达66%。
“航运业应该高度关注贸易格局的转变,并对航线作出适时调整”,李绍德说。比如,集装箱运输应加强南北航线、亚洲区内航线的研究,油品运输应继续配合中国能源的需求变化,特别是液化天然气进口的异军突起。干散货应加强南美—远东,非洲—远东市场的拓展,并高度关注中国、印度进口煤炭的市场机会。
课程推荐
- 外贸会计普通班
- 外贸会计特色班
- 外贸会计精品班
- 外贸会计实验班
课程班次 | 课程介绍 | 价格 | 购买 |
---|---|---|---|
普通班 | 班次特色 |
200元/一门 380元/两门 |
购买 |
课程班次 | 课程介绍 | 价格 | 购买 |
---|---|---|---|
精品班 | 班次特色 |
480元/一门 960元/两门 |
购买 |
- 外贸会计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
相关文章
后危机时代航运区域贸易显优势 (2010-03-29 16:54:34) |
上海财务管理进修学院09年第二期外贸会计考试荣誉榜 (2010-03-09 11:40:16) |
5月份厦门外贸会计证考试培训班热招 (2010-03-09 11:39:50) |
厦门晟源外贸会计证考试培训安排 (2010-03-09 11:39:07) |
北京盈创经纬文化有限公司征订外贸会计考试用书的通知 (2010-03-09 11:38:21) |